大家好,今天给各位分享湘军酒50年将军酒价格的一些知识,其中也会对清朝曾国藩的湘军的主要将领及简介进行解释,文章篇幅可能偏长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就马上开始吧!
1930年桂系反蒋失败,桂系二号人物黄绍竑军事上出现重大失误,整个桂系团体内部爆发严惩黄绍竑的呼声,特别是本次反蒋除了桂系,还有张发奎的部队,也称桂张联军,张发奎受损严重,惩办黄绍竑的呼声也最大,同时还有当时的桂系三号人物白崇禧暗流涌动。
李宗仁并未说明要处罚黄绍竑,黄绍竑迫于当时的压力,决定离桂投蒋。李宗仁再三挽留,李黄白三人针对广西的未来,在与蒋是战是和,做出了选择,李白二人选战,黄绍竑选择和,就这样黄绍竑在向李宗仁保证绝不祸害广西的前提下,李宗仁礼送黄绍竑离开广西。至此桂系李黄白系统结束,李宗仁随即认命黄旭初为广西省主席,桂系李白黄系统开始运作。
本次中原大战黄绍竑一开始就不情愿,他提出的口号是,不和老蒋对着来,主要经营好广西就行了。当然这个口号,比起李白的逐鹿中原确实差了很多,但是我觉着黄绍竑是现实的,凭广西一域对抗老蒋不现实。战争失败后追责,这是对黄绍竑最大的不公平,桂系最大的败仗,两湖事变,湖北平津部队全部丧失,连累广西丢失,谁的责任?此后黄绍竑只身潜回广西,从俞作柏李明瑞手中夺回广西,功劳最大。李宗仁在追责声中,也没有很好的保护黄绍竑,白崇禧的暗流涌动,让桂系三巨头,出现巨大的裂痕,于是黄绍竑决定离桂投蒋。
这件事我认为李宗仁没能及时处理好是一个方面,最为主要的白崇禧暗流涌动让黄绍竑心灰意冷了,加上黄绍竑常年在家,自己的老部队被李白带出去,白崇禧任人唯亲,黄绍竑的人,基本没落了。黄的出走是负气的,桂系李黄二人的本钱,张发奎不过是外人,白崇禧不过是黄绍竑的马仔,追责根本就不成立的……这才是黄绍竑出走的根本原因。李宗仁太纵容白崇禧,这也是桂系以后吃亏的根本。
主要有:
曾国荃,曾国藩的九弟,湘军主要将领之一,因善于围城,人称曾铁桶,官至两江总督、太子太保。1852年成为优贡生,后加入湘军,在与太平军作战中,是其兄曾国藩的重要助手,1860年围安庆,屡败陈玉成援军,次年陷安庆。1864年攻破天京。1866年任湖北巡抚。
左宗棠,字季高,,湖南湘阴人,清朝大臣,著名湘军将领。一生亲历了讨伐太平天国、洋务运动、陕甘回变、新疆之役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。然在中法战争马尾海战后,以钦差大臣之名重整湘军督办福建、台湾海疆防务期间,壮志未酬病逝于福州,享年73岁。
胡林翼,湖南益阳人。胡林翼也是军事天才,战略、战术俱佳。用兵果敢大胆,比曾国藩强,1860年太湖、潜山一战,胡林翼重创陈玉成,打开了挺进安徽的门户。
刘锦棠,湖南湘乡人。收复新疆的大功臣,战术高手。1876年古牧地之战,清军击杀侵略军300余,为攻克乌鲁木齐扫清了障碍,1877年达坂之战,湘军击溃敌军5000,占领达坂,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道路。
曾国葆,曾家五兄弟年最幼者,1859年因悲愤兄国华战殁于三河镇,加入湘军作战且改名为曾贞干,于讨剿太平天国“包围南京”之前哨战以寡击众,大破各路来援李秀成太平军十万(见雨花台攻防战),建功甚伟,1862年12月因操劳过度病逝于南京雨花台湘军大营内。
李鸿章,晚清重臣。由曾国藩一手提拔,并创立淮军。
彭玉麟,湖南衡阳人。彭玉麟擅长谋划,1854年田家镇一战,1858年湖口一战,彭玉麟率领湘军内湖水师冲破太平军的重重阻击,进入长江,与杨载福率领的外江水师会合。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